尽管自己曾作为编辑,独立撰稿过一段时间,但每次动笔依然写的十分艰难。而只有在成稿后的那一瞬间,才能感觉到一种心满意足的愉悦感。这跟贤者时间的感觉相比,在我看来也很难有上下之分。
而导致自己这样在折磨与愉悦之间徘徊的,是因为我的一个新身份--自由职业者。
1. 自由职业者是一种态度
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,自由职业者具有两大特征,一是“自由”,没有了老板的约束,工作时间、地点的安排上更加的自由,二是“职业”,有一技之长是自由职业者的底气所在。
而在百度百科中,自由职业者指的是“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人,不向任何雇主作长期承诺而从事某种职业的人”。
到了现在,对于自由职业者的印象和定义与真实的状况出现了微妙的差别。
▷ 首先,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不打卡、弹性工作制的管理方式,如果你能按时按标准出活,职场人士同样也可以获得“自由”。
▷ 其次,在移动互联网下催生的网红主播、自媒体运营者、线上课程导师等等,同样可以不隶属于任何组织,但他们与原先的自由撰稿人、独立设计师等角色,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。
相比之下,“传统”的自由职业者反倒因为社保、社交环境的限制,显得不那么自由了。
当然,我们并不是学者,不追求定义的解释力,能够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才是更重要的。
摈除现实的条框,如果我们定的足够宽泛,会发现自由职业者其实是一种你对待工作、对待能力的一种态度。
2. 他们确实很忙,但不产生真正的效果
吴军在硅谷来信专栏中提到一个概念,叫“Pesudo Worker”,直译过来就是“伪工作者”。指那些忙于事务性工作的人。这些人每天把自己搞得很忙,所做的工作也是公司里面存在的工作,但是那些工作不产生效果。
我一些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,每天也是从早忙到晚,一周工作日满满当当,工作态度不可以说是不积极。
但是,把他们平常做的事情列出来,做 PPT、写报告、开会...很难说哪一些是可以提升公司业务的,哪一些是可以增长自己能力的。
他们确实很忙,但是不产生真正的效果。而一旦成为了自由职业者,天然就在倒逼你去为了最后的成果去做事,去安排时间。
我现在是一周三篇的稿件量,从选题、搜集素材到组织文章,一切的行为都有明确的指向性。因为对某个人的不满,消极怠工,受到影响的首先是自己。因此,自由职业者是一群为最终的结果,为自己而工作的人。
3. 十年以后你增长的是能力,还是资历?
前几日,老板面试了一位来应聘的人,回来跟我们分享的时候说,当面试完的时候,我的内心是有些后怕的。
她的年纪和我相仿,我就在想象是自己坐在对面,如果是我,在职场打拼了十几年,现在还要通过投递简历的方式去找工作,这是我难以接受的。
她可能在原先的体制内很聪明,懂得抓住一切机会获得晋升,但是在现在放到整个市场上进行重新评估的时候,他的认知和能力,以及学习适应力力,跟刚出大学的毕业生相比,也不是那么有优势。
所以,当一年两年,甚至十年过去以后,你增长的是能力,还是资历呢?
对于自由职业者而言,不断的精进,通过每一次的作品去刻意练习,打磨产品,是能够直接提升单位时间售价的,同时也是在保持自己的市场竞争力。
4. 持续提升作品的真实价值
当你能够为自己而工作,持续的提升能力,我觉得你就是或者终将是自由和职业的。公司的规章、领导的要求...势必也无法束缚你。
花一份时间做事,获得收入的同时,如果有能力上的增长,尽管不是即时兑现,这样算来也是获得了双倍受益的。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,哪怕在职场中,你也能够成为“自由职业者”。
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最后一个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,日复一日的进行低端的重复,就算你是在全职或者兼职的做事,我认为这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。
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,持续的增长能力,提升作品的真实价值,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更高的价值。